【工伤人损】快递员无偿帮忙搬运700斤重物,不慎被砸致骨折,被帮工人拒赔,霖远律师突破举证难题,助其两度获赔超4.5万且无需担责
案情概况
当事人好心帮忙不慎受伤,接受帮工方纷纷拒赔
王博系成都某快递公司快递员,2023年6月14日下午,王博正在某小区配送快递,而此时该小区物业公司正在处理废旧物品。
期间,因其中一个柜子重达700斤,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及废品回收老板张三合力也无法抬动,于是物业公司找到王博帮忙,王博出于好心未拒绝。
然而,几人在搬运过程中,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张三突然手滑,导致柜子猛地砸在王博脚上。王博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。经诊断,王博为跖骨骨折,并因此进行了12天的住院治疗。
出院后,王博认为自己是帮物业公司及张三抬柜子才受的伤,遂找到物业公司及张三索赔,谁承想,物业公司和张三却说王博受伤与他们没关系,纷纷拒赔。
霖远律师介入,突破案件难点,助其起诉维权
眼见物业公司和张三态度如此凉薄,王博怒火中烧,当即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并选择委托#四川霖远律师事务所李姗律师担任其代理人,协助处理。
李律师了解情况后指出,王博出于好心无偿提供帮助,双方之间构成义务帮工关系,按照相关法律规定,王博有权向接受帮工的一方主张赔偿,但王博很可能也会承担部分责任,并且王博现今并无任何证据能证明其提供了帮工行为,维权难度很大。
基于此,李律师本想尝试联系物业公司和张三协商解决,但物业公司和张三压根不予理睬,为此,李律师果断转变办案策略,试图调取案发当天的监控视频,但被物业公司一口回绝。
案件难度骤然上升,但李律师并未放弃,而是细致分析案情,多方取证。在此期间,李律师发现,物业公司系成都分公司,其总公司在广州,遂协助王博将张三、物业公司及其总公司一同起诉至法院。
王博这一举动引起了物业公司重视,在得知王博起诉后,物业公司主动提供了案发当天的监控视频,案件事实得以查明。
接受帮工方互相推卸责任,霖远律师强势反驳,助当事人成功维权
庭审过程中,李律师明确指出,王博系因提供无偿义务帮工受伤,接受帮工的张三、物业公司及其总公司应对王博承担赔偿责任。
然而,物业公司却辩称,其和王博都是为张三提供无偿帮工服务,且其工作人员在帮工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过错,王博无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。
而张三也辩称,其和王博都是为物业公司提供无偿服务的帮工人,本案应由王博和物业公司根据各自过错承担相应责任。即使其不是帮工人,其作为买方,也不是帮工过程中的受益人,不应承担责任。
对此,李律师再次强调,物业公司与张三之间成立了废旧物品买卖合同关系,案发时双方正处于买卖合同履行阶段,王博的帮工行为,实际促成了双方合同的完成,双方均是受益人,故张三及物业公司均是被帮工人。
而在帮工过程中,面对重达700斤的物品,张三及物业公司应当预见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,很可能导致损害发生,但其却轻信可以避免,未采取任何措施,二者明显存在过错,构成共同侵权,应承担连带责任。
此外,物业公司系成都分公司,按照相关法律规定,其民事责任应由总公司承担。
法院经审理,采纳了李姗律师法律意见。后经核算,王博在此次事故中,共计产生费用27182.09元。故而,法院最终判决,物业公司的总公司、张三连带向王博赔偿27182.09元,王博无责。
当事人二次手术费用无人承担,霖远律师助其再度起诉,成功获赔
后续,王博二次住院进行内固定取出手术,累计产生医疗费用共计18453.44元。对此,王博认为该部分费用同样应由物业公司及张三承担,但物业公司及张三均拒绝承担。
面对该情况,王博再次求助于李律师。李律师迅速展开行动,协助王博再次提起诉讼。在诉讼过程中,物业公司及张三始终否认担责,试图逃避赔偿义务。但李律师以扎实的法律知识、严谨的逻辑和有力的证据,针对对方的辩解进行了强势反驳。
最终,在李律师的据理力争下,法院支持了王博的诉求,判决由物业公司的总公司、张三连带向王博赔偿18453.44元。
到此,李律师共计为王博拿回赔偿金共计45635.53元,王博非常满意,对李律师的办案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办案心得
李姗律师:“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义务帮工受伤赔偿纠纷案件,关键在于证明帮工关系的存在以及接受帮工方的过错责任。案件虽然初期证据不足,但我们并未轻言放弃,而是深入剖析案情,多方搜集证据,最终成功找到了突破口,让对方承担责任,助当事人顺利获赔且无需担责。由此,也想告诉大家,即便前期证据不足,也不要轻易放弃,说不定后续就会迎来转机,同时也提醒大家,在提供帮工服务时,务必将自身安全放在首位,若不幸受伤,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协助,以便及时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”
案件承办人
擅长领域:工伤人损、房产纠纷、建设工程
所获荣誉:2023年度工伤人损品类十佳案例、2023年度合同纠纷品类十佳案例、2023年度团队贡献奖、2024年度团队贡献奖、2024年度热爱律所奖、2024年度工伤人损品类十佳案例
评价:李姗律师执业以来,善于学习,针对当事人遭遇,做到感同身受,办理案件耐心细致,专业理论知识扎实,能精准把控风险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起案子改判的证据,帮助当事人实现利益最大化,获得众多当事人一致好评。
注:文中人名皆为化名
上一篇:【工伤人损】工人上班两天受伤,公司拒付赔偿,期间工人不幸去世,霖远律师介入,历经仲裁、一审、二审多重程序,助其家人获赔15.5万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条